【中国税务报】阿坝州税务部门落实税费政策赋能绿色发展
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

发布时间 : 2024-12-20 16:17 来源:中国税务报 字号 : [] [] []

阿坝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、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,作为黄河流经四川境内的重要区域,黄河干流枯水期40%的水量、丰水期26%的水量均来自这里。近年来,阿坝州税务部门树牢上游意识、强化上游担当,充分发挥绿色税制正向激励作用,助力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体系,为阿坝谱写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壮美诗篇贡献力量。

减牛不减收 牧民走稳转产增收路

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发源,沿平均海拔4500米的山谷流淌,绕过海拔5369米的年保玉则主峰,一路奔腾进入四川,在阿坝州留下174公里足迹。

红原县色地镇是黄河沿岸的纯牧区之一。在这里,牧民们的生产生活与牦牛紧密相关。“牦牛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。”色地镇让里村牧民其美说,牛奶、牛毛、牛肉、酥油,甚至干牛粪,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。

其美家有1500多亩草场。“以前家里养了100多头牦牛,现在只养了40多头。”其美说,2019年牧民们响应阿坝州“以草定畜、草畜平衡”的号召,加入减牛行动。如今,草原生态保护观念已深入人心。

除了养殖牦牛,其美家还充分利用自家牧场紧邻国道的位置优势,办起了家庭旅馆,获得了养殖牦牛以外的另一份收入。“帐篷旅馆生意很好,旺季时每个月的收入能有4万元。”其美表示,夏季游客最多的时候,税务干部经常上门提供税费政策辅导,帮忙解决具体的税费问题。

数据显示,目前红原县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牧家乐18家,家庭旅游示范户170余家。根据牧区家庭旅馆经营者不会说汉语、不懂电脑操作等情况,当地税务部门组织藏汉双语干部走进家庭旅馆,一对一辅导经营者办理个人所得税申报、数电发票开具等涉税业务,细致解答经营者提出的涉税疑问,助力牧民走稳转产增收之路。

荒地建大棚 山体植被更密更绿

300个、330个、370个……在阿坝县各莫镇哈拉玛村,温室大棚的数量逐年增加,川贝母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。阿坝县按照“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”发展思路,吸引农业企业入驻,并帮助企业在哈拉玛村流转荒地1000亩,成立川贝母人工种植基地,建起温室大棚。

“随着川贝母的价格不断上涨,我们需要办理的涉税事项越来越多。税务干部不仅上门辅导我们办理涉税事项,还详细讲解相关税费政策。”神禾公司财务人员宋婵萍介绍,近两年企业享受了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优惠,今年基地产出6吨川贝母,销往广东、安徽、陕西等地,实现产值1800万元。

基地助农增收作用日益凸显。各莫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王文说:“基地每年可以提供临时用工岗位1万人次,加上土地流转费、向周边群众购买牛羊粪等,让哈拉玛村集体经济及本镇村民每年能够增收296万元。”

如今,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。“我们意识到乱采乱挖会给山体环境带来破坏。”哈拉玛村党支部书记更尕甲木措说,有了规范化人工种植技术,少了无序采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,山体植被明显更密更绿了。

板下种牧草 保护发展互促共赢

在若尔盖卓坤光伏电站,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发出幽蓝色的光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光伏板会像向日葵的花盘一样,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转动。

“光伏板应用单轴跟踪系统,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。”阿坝州若尔盖环聚生态能源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朱聃介绍,光伏电站每年满负荷发电1800多小时,与传统的固定式光伏系统相比增加了15%的发电量。

据了解,卓坤光伏电站占地面积1900亩,总投资5.4亿元,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,于2016年底建成并网发电。光伏电站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约8000万千瓦时,年均产值7600万元。

“良好的效益离不开国家政策和税务部门的支持。”朱聃介绍,企业近年来累计享受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减免150余万元。

同时,卓坤光伏电站还具有生态保护与治沙的作用。朱聃介绍,首先,光伏电站应用静压打桩技术,光伏场区未使用混凝土施工,减少了对草原的破坏。其次,光伏板对风有一定的阻挡,能够减缓沙丘的流动速度。最后,光伏板的覆盖会减少地表水的蒸发,在光伏板下种牧草,能够促进牧草生长,增加牧草产量。板上发电、板下种草、板间养殖,有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。

如今的阿坝,春览格桑花开、夏游辽阔草原、秋赏层林尽染、冬嬉冰雪温泉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。国家税务总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税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何国川表示,税务部门将持续发挥绿色税收的调节和引导作用,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,为加快建设高原特色农牧业、生态工业、现代服务业贡献税务力量。(余雪松)

打印本页正文下载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