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云端连线,这是聚焦热点问题的精彩分享。全国两会期间,四川广播电视台采用云连线方式,与全国人大代表、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聊国是、说民生、谈发展。今天,全国人大代表,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李杰做客演播室。
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:过去五年我国累计减税超5万亿元,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。那么,四川交出了一份怎样的“减税降费”成绩单呢?
李杰谈到,过去五年,四川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和留抵退税超4700亿元。特别是去年,四川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,通过“减免退缓”,为市场主体减负超1770亿元,这一数字,超过了前3年四川新增减税降费的总和。这套税费政策“组合拳”有力激发了市场活力,2022年,四川新增涉税市场主体29.5万户。税收优惠政策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今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:“完善税费优惠政策,对现行减税降费、退税缓税等措施,该延续的延续,该优化的优化”。对此,李杰认为,延续是增强政策连续性,进一步延续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政策,比如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和生产、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等优惠政策。而优化是增强政策精准性,聚焦关键行业、重点领域,让税惠政策实现精准滴灌,再添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,比如科技创新、重点产业链等领域。总的来说,政策的延续和优化仍将在助企纾困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、稳住经济大盘上发挥重要作用。
此外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还提出,今年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。而在今年初,我省出台了36条措施,稳住经济大盘。李杰介绍,“36条”中,涉及税收的就有7条。
李杰谈到,这些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惠及小规模纳税人、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等数量庞大、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市场主体,以及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、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、旅游、文体娱乐等就业承载量高、经济联动效应强的行业。
值得关注的是,四川首次提出“对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、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、旅游、文体娱乐行业纳税人,免征2023年上半年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。”这六大行业属于广义的服务业范畴,在经济急需恢复元气的当下,税收政策的支持尤为及时和重要。
打印本页正文下载 |